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

齊、佳、灰韻同在一個蟹攝的假設

蟹攝有一個(e、ai)為何會歸納在同一個攝的問題,(e、ai)在音韻上實在是找不出有任何的關聯性。在河洛語的文白異讀裡可以理解到,文白混雜的問題發生在聲母上,在韻母上也是有可能發生。在此做一個大膽假設(e、ai)會被歸納在同一個蟹攝,是因為韻母也發生了文白異讀的情形。因此做了三個條件設定與針對《廣韻》的單字搜尋:


  1. 文讀(e)←→白話或文讀(ai),《廣韻》的韻目 -(齊、薺、霽)、(祭)或《平水韻》的八齊。 結果如下:

    韻目 聲調 文讀(e)←→白話或文讀(ai)
    臍、西、犀
    -
    逮、壻、妎、荔
    鎩、忕、蹛、犡

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

河洛語與廣韻平水韻對照表 遇攝 上平七 虞



虞、麌、遇(u、oo)《韻鏡》的內轉第十二合

《平水韻》之 「七虞」韻乃合併《廣韻》為平聲「十虞」、「十一模」,上聲「九麌」、「十姥」,去聲「十遇」、「十一暮」,入聲則無。《韻鏡》的第二轉、第三轉、第四轉和第十二轉,在標註開合口時,都用了「開合」的字樣。 這四轉與其他三十九轉每轉只標為「開」或者「合」很不一致。 《韻鏡》所標的「開合」只能作「開」或「合」 ,「開、合」是該書流傳於日本期間,校讀者的批註被誤抄於正文之中造成的。虞、麌、遇(u)、模、姥、暮(oo)發音時,唇形時符合「合」的標準。因此《平水韻》之 「七虞」韻在《韻鏡》裡,原誤為"內轉第十二開合",應該修正為"內轉第十二合"。

請參閱下列網址  《韻鏡》所標「開合」及相關問題再研究

河洛語與廣韻平水韻對照表 遇攝 上平六 魚



魚、語、御(ir)《韻鏡》的內轉第十一開

《平水韻》之「六魚」韻於《廣韻》為平聲「九魚」,上聲「八語」,去聲「九御」,入聲則無。泉州腔讀成(ir)或偏泉腔(ir→u),漳州腔讀成(i),以收泉州腔(ir)為正確。「六魚」韻在《韻鏡》為"內轉第十一轉開"。

 若《平水韻》之「六魚」韻如漳州腔讀成(i),就因該會被收錄在《廣韻》「止攝」而不該被收在《廣韻》「遇攝」,所以《平水韻》之「六魚」韻被讀成(i),應被完全排除。台灣一些偏泉腔調已經(ir→u)化了,如果「六魚」韻是發(u)音,但是在《平水韻》裡又與「七虞」分隔開來,因此「六魚」韻不會發(u)音,所以(u)音應被完全排除。

在"廈門音與漳州音開合口對調(flip-flop)的歷史原因"裡的泉州音喪失央元音,如下圖為廈門、泉州、漳州的元音架構圖:



河洛語與廣韻平水韻對照表 止攝 上平五 微



微、尾、未(i、ui)《韻鏡》的內轉第九開、內轉第十合

《平水韻》之「五微」韻在《廣韻》為平聲「八微」,上聲「七尾」,去聲「八未」,入聲則無。《平水韻》之「五微」韻等第屬三等,《韻鏡》的第九轉為開口音,《韻鏡》的第十轉合口音。《廣韻》之蟹攝廢韻的開口音被寄放在《韻鏡》的內轉第九開、合口音被寄放在《韻鏡》的內轉第十合。

河洛語與廣韻平水韻對照表 止攝 上平四 支


支、紙、寘(i、ui)《韻鏡》的內轉第四開、內轉第五合、內轉第六開、內轉第七合、內轉第八開

《平水韻》之「四支」韻在在《廣韻》為平聲「五支」、「六脂」、「七之」三韻之合併,上聲單取「四紙」、「五旨」、「六止」三韻之合併,去聲「五寘」、「六至」、「七志」三韻之合併,入聲則無。《韻鏡》的第二轉、第三轉、第四轉和第十二轉,在標註開合口時,都用了「開合」的字樣。 這四轉與其他三十九轉每轉只標為「開」或者「合」很不一致。 《韻鏡》所標的「開合」只能作「開」或「合」 ,「開合」是該書流傳於日本期間,校讀者的批註被誤抄於正文之中造成的。《平水韻》之「四支」韻在《韻鏡》「五支」、「四紙」、「五寘」的第四轉有「開口」的「i」音,原誤為"內轉第四開合",應該修正為"內轉第四開"。平水韻之「五支」、「四紙」、「五寘」的第五轉有「合口」的「ui」音,所以記載為"內轉第五合"是正確的。 《平水韻》之「四支」韻在《韻鏡》「六脂」、「五旨」、「六至」的"內轉第六開"、"內轉第七合"與《平水韻》之「四支」韻在《韻鏡》「七之」、「六止」、「七志」的"內轉第八開"皆為正確。

請參閱下列網址:《韻鏡》所標「開合」及相關問題再研究

河洛語與廣韻平水韻對照表 江攝 上平三 江



江、講、絳(ang)覺(ak)《韻鏡》的外轉第三轉開

 《平水韻》之「三江」韻在《廣韻》為平聲「四江」,上聲「三講」,去聲「四絳」,入聲「四覺」。《韻鏡》的第二轉、第三轉、第四轉和第十二轉,在標註開合口之時,使用了「開合」的字樣。 這四轉與其他三十九轉每轉只標為「開」或者「合」很不一致。 《韻鏡》所標的「開合」只能作「開」或「合」 ,「開合」是該書流傳於日本期間,校讀者的批註被誤抄於正文之中造成的。《平水韻》之「三江」韻在《韻鏡》 原誤為"外轉第三開合",應該修正為"外轉第三開"。

 請參閱下列網址:《韻鏡》所標「開合」及相關問題再研究

河洛語與廣韻平水韻對照表 通攝 上平二 冬



冬、腫、宋(ong、iong)沃(ok、iok)《韻鏡》的內轉第二轉開

《平水韻》之「二冬」韻在《廣韻》為平聲「二冬」與「三鍾」二韻之合併,上聲單取「二腫」,去聲「二宋」與「三用」二韻之合併,入聲「二沃」與「三燭」二韻之合併其中。《韻鏡》的第二轉、第三轉、第四轉和第十二轉,在標註開合口時,都用了「開合」的字樣。 這四轉與其他三十九轉每轉只標為「開」或者「合」很不一致。 《韻鏡》所標的「開合」只能作「開」或「合」 ,「開合」是該書流傳於日本期間,校讀者的批註被誤抄於正文之中造成的。 《平水韻》之「二冬」韻在《韻鏡》 原誤為"內轉第二開合",應該修正為"內轉第二開"。

請參閱下列網址:

《韻鏡》所標「開合」及相關問題再研究

河洛語與廣韻平水韻對照表 通攝 上平一 東



東、董、送(ong、iong)屋(ok、iok)《韻鏡》的內轉第一轉開

1.聲調:分成平、上、去三聲與入聲兩組韻母。這些韻母可以用來比對206韻(廣韻)與106(108韻)(平水韻)的平聲、上聲、去聲、入聲。在各個聲韻皆同,以下不再贅述。

2.等第:分成一、二、三、四個等第,每一個等第又分成開口韻與合口韻。開口韻與合口韻的差別是在韻母的起始音(介音)或韻腹發音時,唇形是開口或合口來辨別。在現在許多方言裡都有一個圓唇元或u介音。等第與開合在鏡韻與平水韻之中有所記載,兩者之間也有些許的差異。《平水韻》之「一東」韻,古讀音讀成合口韻。「東」韻於《韻鏡》內轉第一註「開」,古音讀成開口韻。《韻鏡》可以確定為中古漢語,因此採用「東」韻為開口韻。

 請參閱下列網址:
 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韻鏡
 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平水韻

3.廣韻與平水韻:因為《平水韻》要對應多個《廣韻》,《平水韻》的聲調就不會像《廣韻》那樣分成平、上、去三聲與入聲兩組韻母。

天災戰禍與河洛民族入閩的遷移史

晉懷帝永嘉五年(311年)四月,劉聰國號漢(後來的前趙),其將石勒殲滅晉軍十餘萬人於苦縣寧平城(在今河南省鹿邑縣),並且俘殺太尉王衍等人。同年六月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入洛陽,縱容部下燒殺搶掠,並且盜挖陵墓和焚毀宮殿。晉懷帝在逃往長安途中被俘。太子司馬詮、宗室、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也在此役中被殺害,史稱「永嘉之亂」。

「永嘉之亂」期間,中原漢人為了躲避戰亂,大規模從中原遷往長江中下游。渡江之後在建康(現今南京)定都,史稱東晉。而普通百姓無力負擔搬遷費用,所以隨晉室南遷的大都是士族、大戶、官宦、士紳。而晉代的士族衣著峨冠博帶,風度翩翩,衣冠楚楚。因此這一次的大遷移,被史書引述為「衣冠南渡」。另外一種說法是「衣冠」代表文明的意思,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遷。在福建有「衣冠南渡,八姓入閩」之說。自永嘉二年(308年)起,中原漢人開始大規模進入福建,入閩的主要八姓,指林、陳、黃、鄭、詹、邱、何、胡。這是中原漢人,入閩最早的紀錄。

河洛語的一字重複組成的詞

以下是河洛語的一字重複組成的詞

詞句          
台羅拼音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說明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實實 sit8-sit8 老實。
倚倚 ua2-ua2 接近、靠近。
接接接接 tsih-tsih-tsiap-tsiap 拉拉扯扯。
落落 lau3-lau3 鬆鬆地,快掉了的樣子。
離離落落 li-li-lak-lak 零零落落。
散落落 suann3-lak-lak 零零散散。
冗冗 ling7-ling7 充裕、從容、鬆弛
冗冗 liong7-liong7 充裕、從容、剩餘
缺缺 khih-khih 器物破缺的地方。
重重疊疊 ting5-ting5-thah8-thah8 層層累積相疊。

如何辨別河洛語的入聲韻


(如上圖)基本上韻母可分成陰聲韻與陽聲韻,陰聲韻對應入聲韻為《-h》,所以口音韻《a→ah》、鼻音韻《ann→annh》。陽聲韻對應入聲韻為《-p、t、k》,口音韻《am→ap》、鼻音韻《an→at》、《ang→ak》。

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

河洛語的文白異讀

文白異讀,是漢語中一種特有的現象。 有一些漢字會有兩種或以上讀音,可以分成「文音」 和「白音」 。在古代可能因為使用場合的不同,而產生有所不同的語音表達現象,後來因語言的歷史層層堆積、時空的發展,已經不再是單純因場合不同而各採不同語音。

「文音」,又叫讀書音、讀音、文言音、字音 、孔子白 。文音的來由, 除了跟著老師吟讀古詩文,口授相傳而得, 最主要是根據《切韻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與《鏡韻》這一類韻書的反切,所保存了古代音類的紀錄,是文音最主要的來源。 因為有《切韻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與《鏡韻》這一類韻書的記載,相對於「白音」,「文音」保存了最完整的古音調的紀錄。

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與新細明體版本

新細明體版本

2.00 — 包含 Windows NT 4.0
3.00 — 包含 Windows 98 和 Microsoft Office 2000
3.00, Second Release — 包在 Windows 2000(加入歐元符號〔€〕)
3.21 — 包 Windows 2000 SP4 / Windows XP(支援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/Unicode 2.0)
4.55 — 包含 Microsoft Office for Mac 2004 和 Microsoft Office for Mac 2008
5.03 — 新細明體更新套件(支援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/Unicode 3.1)
6.02 — 包含 Windows Vista / Windows Server 2008(支援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/Unicode 5.0)

CJK 擴展繁體、簡體、A區、B區、C區、D區 測試

若是"圖片"與"文字"兩欄都呈現字體,那就表示你的電腦或瀏覽器通過測試、並且支援CJK-擴展B、C、D區。

但因 CSS 的原因請到下列網址測試: http://blog.xuite.net/ahtry/blog/64436358

文字類型 圖片示範 文字示範
繁體字體
禮 義 說 體
簡體字體
礼 义 说 体
擴展A區
㑲 㛢 㣚 㫌
擴展B區
𧉟 𧌄 𦉎 𧿬
擴展C區
𪜶 𪜫 𪢾 𪾾
擴展D區
𫝏 𫝛 𫝞 𫝻

河洛語的一字文白兩讀組成的詞

以下是河洛語的一字文白兩讀組成的詞。


詞句          
台羅拼音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說明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食食 tsiah8-sit8 飲食。
指指 ki2-tsai2 食指。
實實 tsat8-sit8 密實沒空隙。
倚倚 i2-ua2 依靠。
接接 tsih-tsiap 接洽。
落落 lak-loh8 掉下來。
販販 phuann3-huan3 小商販。
使使 sai2-su2 唆使。
延延 ian5-tshian5 拖延耽擱。
敢敢 kam2-kann2 敢不敢。